大年三十,陈林跟着姐姐大丫拿着扫把打扫前庭,陈时看搓年糕好玩,正跟着大陈氏、娘亲、小陈氏做年糕,陈老爷子夫妻正在清扫祠堂。而陈大齐正带着俩弟弟到山上抓野味,想着给年夜饭再添点菜。
这时陈潮生也跟着父母来陈林家拜年,原先是没有这个来往的,但是自从陈潮生跟着陈林之后,陈潮生的父母对陈林家就多了一份感激,是以人情来往也越加的频繁。
“爷爷奶奶婶婶。。新年好!”陈潮生一通的乱叫,然后把拿过来的年礼放到了客厅。
“来就来,不必破费,多说了,自家人,不必客气。”陈满福对着陈潮生的父母说道。
“不破费,这是应该的,若不是陈哥儿,我家潮生就只能跟着我下地;哩,现在十里八村的谁不羡慕我家潮生跟着你家陈哥儿谋生,都羡慕的紧。”
“你啊,也是老生常谈,总是把这些话挂嘴边。”陈奶奶笑着说道,礼不礼的陈奶奶倒是真的不介意,但是潮生一家能知恩图报,有这个心才真的让陈林一家满意。
不说长辈那边说了什么,就是陈潮生这边也是喜气洋洋,陈林拿过陈潮生递过来的纸张,笑着说道:“不错,写字都长进了,再接再厉。”
陈潮生听了陈林的夸奖那是高兴的不知所措,看姐姐大丫还在干活,干脆就接手了过来:“姐,你休息下,让我来让我来。”
隔壁陈二婶,进门的时候,就看到陈林一家各忙各的。陈林也看到进来的陈二婶,笑道:“二婶,新年好啊!”
“好着哩,读书人说话就是好听,现在可有时间,想请你帮忙写个对联。”
陈林听完,放下扫帚对陈二婶说道:“您且等一等。”,就往里屋去了。
大丫见陈二婶站着,帮了板凳过来给陈二婶坐,看着眼前肤如凝脂,眉如柳叶的大丫,二婶打趣道:“你娘还没给你订亲呢,让我给你做媒如何?”
大丫听了羞红了脸,面如桃花,就往里屋跑了。
这可把陈二婶看的咯咯直笑,等陈林从里屋出来的时候,只看见陈二婶一人,陈二婶接过陈林的对联,谢过陈林,又探头对正在厨房里做年糕的陈家媳妇们打过招呼,就回家去了。
除夕夜,家里的小孩们换上了新衣裳,小丫是家里最小的,二婶把全部的红料子都用在她身上,扎的两边丸子头又挂上两个灯笼,实在可爱的紧,陈林忍不住的把小丫抱起来,虽说是哥哥,但是算上前世年纪已经40多的陈林,女儿奴发作,怎么也抱不够大丫。
陈奶奶看了,转头对大媳妇说:“若不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铁蛋都16了,是该相看了。”
大陈氏笑着点点头,又说道:“大丫也17了,再不嫁该晚了。”只是大丫长的过于漂亮,这两年没让她出门,皮肤白起来就更好看了,每次想这么订了,看看对方男孩歪瓜裂枣的,身边又有陈林这般优秀的儿子,实在是舍不得鲜花插牛粪把女儿随便许人。
陈林在边上听了,笑道:“娘,您且不急,老师说年后便会下科举通知,俺想去搏一搏,若是中了,姐姐还能找个更好的。”
大陈氏笑道:“可不就是一直这样想,才拖着,这都拖成老姑娘了。”
陈林回道:“真不行,俺养她一辈子。”
大丫在边上听的心理暖暖的。
大陈氏笑骂道:“可不许耍小孩儿脾气,胡说八道。”
年后不久,大陈氏又开始了卖吃食的生意,想着大丫好久没出门,这段时间生意又好,怕跟妯娌忙不过来,就带上大丫一起出门了,陈林这日也约了梅有钱、李原博他们,一家人就一道儿去了县里。
“老板娘,今日来的有点晚啊。”
去年老爷子主做,一家人商量后在县里租了个小门面,跟隔壁做酒的老板娘成了邻居,今日看大陈氏一家来的人多些,就好奇问道。
“是,是,新加了一些菜式,晚了一些。”
“那午时我可得买些尝尝,昨日你们家没出摊,我到别处买了,怎么也吃不出你家的味。”买酒老帮娘说道。
大陈氏又跟隔壁的说上两句,就各自忙活起来了,大陈氏特意安排了让大丫帮忙收文钱,好让大丫练练,以后嫁了人了也好管家。
陈林看安排的差不多了,就等午时叫卖了,因还有事就跟大陈氏、婶婶们几人道别。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新来的知县家大公子,正路过他们家的摊位,看那摊前的小姑娘生的漂亮,正想上前搭话,却被自己的小厮拉住:“少爷,那是陈秀才的姐姐,老爷说了他们家不可招惹。”
“小小秀才,有何不敢惹的,罢了罢了。”虽然嘴上说着罢了,这个富家公子又有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呢。
陈林自然不知道这个小插曲,他跟梅有钱、李原博约在茶馆。到时,已见两位好友在那里,陈林坐了下来,举起茶杯道:“实在抱歉,来晚了些,我先自罚一杯。”,三人絮絮叨叨的开始聊起了天。
李原博对梅有钱说道:“听家父讲,新上任的知县是从别处调来的。”
梅有钱怂怂肩道:“形势比人强,听说那位是京城里头的亲戚,无法啊!”
这事儿陈林还真不知道,他疑惑道:“那梅伯父呢?”
“我爹自然是继续做他的师爷,老爷子把希望全都托我身上,让我在准备明年的科举哩。”
“要滴,以你的才学,若在加勉些,也是能混个好前程的。”
“咳!我娘子也是这样讲的,我现在可不比以前,上有老下有下,可不能再浑浑噩噩了,你们且走在前头,等我追上吧。”
冬日的太阳下山的早些,橙色的暖阳把灰色的瓦楞照成金色,陈林三人看时候差不多,各自告别向家中走去,陈林也往自己的摊位走去。
陈林回来的时候,已经看见自己的娘跟姐姐她们在收拾摊位,陈林顺势上前,把椅子移边,又跟二婶一起把桌子抬到里头。
二婶看见陈林,说道:“你到一旁歇下,我们自己来就行。”
陈林只是笑笑,未多说什么,抬起桌边,示意二婶,大陈氏瞧见了说道:“这孩子孝顺,怕咱们累着,你随他。”
没一会儿摊位收拾好了,陈林一家雇了牛车又慢悠悠的往陈家村去了。
除了那日大陈氏让陈林帮过忙,接下来的时间陈林都待在家里做学问,陈老爷子发话谁也不需打扰大孙子学习,除了陈林,一家子当然都没意见,不过陈林也是会在休息的时候拉过弟弟妹妹教导一番。虽说陈时没有陈林小时候那样优秀,但是正常孩子来讲,陈时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陈时也敬佩哥哥的学问,所以兄弟两都很满意对方。
在家惬意小日子,一晃眼就结束了,陈林叮嘱陈老爷子好好把腿养好,又叮嘱奶奶保重身体。接着又跟家人们依依惜别,这才踏上回学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