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陈林被叫到院长处,陈林到了院子门口,陈林轻轻扣下门,院长听到声音也把头从那些样书里抬了起来,一见是陈林,笑着说道:“陈林来了,不是说了不必如此客气,直接进来就是。”
“礼不可废。”实际上陈林只是不想让人说闲话罢了。
陈林绕过屋子中间刚点香料的香炉坐到院长案前:“咦?这是那些数书吗?”,陈林没想到官家办事这么快,才打好的稿子居然已经整理成书了。
院长点头肯定了陈林的话,而后他把已经出印的样书递给陈林说道:“这书你且拿回去瞧瞧,看看是否有遗漏。亦或是这样描述学子是否好理解。”
陈林双手恭敬的接过书籍,又听院长道:“虽然用到一些代号,一开始看的变扭,但是习惯后,却发现你这样的解题思路更为巧妙。省去了很多繁杂的步骤,不愧是张圣人的弟子!”
陈林谦虚道:“您过奖了,只是从小喜欢数题,比旁人多花些时间罢了。”
院长轻轻放下刚喝一口的茶水,又甚是喜悦道:“这儿还有个好消息可提前告诉你,据所知原本定于两年后的举人科考预计会提前到明年,这是张圣人寄给你的信,或许他知道的更为详细!”
自己亲手写的的书能出印固然让陈林高兴,但是科举若真的提前,那真的是正中下怀,只是自己真的能行吗?才短短两年,自己能有把握吗?朝廷又为何突然要提前科举呢?陈林心里既惊喜又担忧。
告别院长他只想快快的回到宿舍详阅老师的信。陈林一路走一路想,思想过于投入哪里在乎挡在眼前的人是谁,他就是很自然的从他身边绕过,直到感觉手腕被人扯住了,这才反应过来,转头看去,原来是催少楚那厮。
崔少楚见陈林看向自己,连忙放开抓着的手,又十分嫌弃甩两下手,似乎甩去什么脏物搬,自上次被‘礼法堂’责罚又被父亲拉回家‘教育‘后,崔少楚就再也不玩‘动手’的游戏了,只是‘动嘴’他也玩不过陈林,较上劲时还常常拦住陈林,想着这次势必能说过他,只是这回等他做好跟陈林一站口舌时,自己居然被无视了,也不知怎么的就鬼使神差的抓着对方不放了。
陈林道:“崔世子,有何贵干?”
为掩盖自己内心的慌张,崔少楚立即大声道:“怎么,小爷没事就不能叫你啦!”
陈林用一副‘你好欠揍’的表情看向崔少楚,今儿个实在有事,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二世祖上,崔少楚被看的汗毛倒立:“走、走吧!就是打个招呼。”
陈林也不理崔少楚发神经,继续向宿舍走去。等陈林走远,崔少楚才搓搓双臂,说道:“小爷可不是怕他,只是这天气太冷了,才反应不正常,真该叫家里的再送些衣裳来。”
陈林回到宿舍,跟坐在案前的李原博打过招呼,就绕过屏风往自己的书桌前走去。等坐定后,陈林迫不及待的打开老师寄来的信:
‘益竹,近来在江缘书院可好,实在为师太忙,你给为师的信一直迟迟未回,不过你拖为师办的事,为师也是一件不落的做了。
益竹,为师未曾告知于你,为师乃是开国文臣张丞相嫡子,只是幸还有一兄长,才免去世袭之烦恼。除了家世,为师这次愿意重返朝堂也是受了当今圣上的重任,只是不知圣上的身体能否撑过二载,现在朝廷内忧外患,陛下与吾商量后决定提前科举,重选人才,好为新的储君留下可用之才……(省略不写)
这是你的机遇,将来你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望不辜负为师期望!此信阅后立即销毁!谨记!谨记!’
陈林按信上的要求把信烧毁,这才重重的倚靠在背椅上,久久无法回神。
冬日里的天色总是暗的还快些,当李原博绕过屏风想叫陈林去夜食时,发现陈林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发呆,窗外昏暗的光线投在陈林的脸上,一半柔和,一半隐没在夜色里,显得十分的缥缈。只是这个时候肚子实在太饿,就算不忍打扰陈林,李原博还是开口道:“在想些什么,可要一同去吃些?”
陈林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出生起来大晋朝已经15载了,自己好像从未真正静下心来总结自己,从刚到这世界上的无法接受、再到感受亲情想要改变命运的欲望、再到一次次面对现实打击时对权力的欲望,直到现在读完老师的信后内心的澎湃,陈林感受到自己在离目标一步一步的靠近。直到有个声音如空外之音钻入自己的耳朵,陈林才缓缓回过神来,用有些嘶哑的声音缓缓开口道:“哦,要的,你且等我一等,腿有些麻了。”
李原博有些担忧道:“可有什么麻烦?”
“没有,无需担心,不过今日院长找我,可能年前朝廷会有告示下来,科举考会提前到明年。”
李原博听完陈林所说,有些担忧道:“果真如此?如此我得更下苦工好好搏一搏才是。”
陈林笑道:“不必如此担心,这个机会恐怕是给那些师哥门准备的吧,毕竟我们学业有限,不过就当一次检考吧,真的无法录上也是能知道自己的利弊的。”
“你说的对,现在腿还麻吗?今日冬至,刚宋兄来敲门说是食堂准备的汤圆,会给我们各备了一份,快些过去,晚些凉了就不好吃了。”
陈林伸伸腿感觉好些了,这才站起来,跟李原博一起向学院食堂走去。
此时,宋言松在食堂找了个位置坐下,把打好的两碗汤圆摆好等着他的两位朋友,怕汤圆冷的快,就给两碗汤圆盖上盘子,又解下披风盖在上面。
旁桌崔少楚为首的一帮人看宋言松如此动作,有些不屑道:“真是狗腿的很,不就是两碗汤圆吗,何必如此做作。”
崔少楚用手里的勺子敲了一下他的头:“吃你的汤圆。”,被打之人摸摸有些痛的脑袋也不敢多说什么,埋头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崔少楚其实是羡慕的,他羡慕宋言松跟陈林成了朋友,虽然内心几次抗拒,但是当宋言松为陈林准备汤圆时,他发现自己也想为他准备一碗,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许是对美一直很有追求,在第一次路岔口抢道看到陈林的脸时就开始的;亦或是当陈林表现出绝对的武力,把自己这帮人群殴了才有的;也可能是,自己最骄傲的数题,在每次教考时都不如陈林的时候。大概是什么都优秀,所以想成为朋友。
宋言松翘首以待,见陈林、李原博来了,赶紧伸长手臂,在空中胡乱挥舞。陈林二人注意到后,便朝着他走来。
宋言松拿开披风,将热气腾腾的两碗汤圆推到陈林二人前面,笑着道:“快些尝尝,这是我娘特意送来的,跟食堂里的略有不同。”。
原来每到节日,江缘书院是可以让学生回家过节的,只是陈林、李原博住的远,来回不便,况且马上就可以回家过年了,所以没必要回去。而宋言松的家恰巧就在余杭县,为了感谢两位好友这一年的帮助,宋言松的娘特意做了不同包心的汤圆给陈林和李原博尝尝。
宋言松道:“多谢陈兄给的食谱,自从卖吃食的生意越来越好,浣洗的活我娘已经不做了,今年冬天的手也免遭冻疮之苦了。”
原来,陈林看宋言松的母亲实在辛劳,就写信给家里,让大陈氏把做菜秘方说给堂弟陈时听,再由陈时记下来寄过来给宋言松,让他目前照着食谱试试看,左右隔得远也不会产生竞争。
陈林尝了一口汤圆:“各种各样的甜,做成一碗,吃起来却不腻,新意极了,我不记得食谱里还有这个?”虽说前世汤圆已经做的花样百出,但是跟宋伯母这个存手工比起来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宋言松眼神微亮,他很开心得到陈林的表扬,说道:“我娘自己琢磨的,若陈兄都说不错,那看来也会卖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