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知道自己十年后就会因心疾而死且父皇连遗诏都未留下的太子脑门冒汗,皇位更替间的腌臜事儿数不胜数,他从来不吝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
他上一次心疾发作还是在二十年前,恰恰这时候他突然没了,谁得利最大呢?是朝廷上各有心思的朝臣和叛贼,还是那个梁戾帝,亦或是记载历史的人篡改历史?更关键的是大梁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给了戾帝。
承明帝轻轻敲打着木桌,像是想到了什么,忽而站起身,“继续看吧,”到底是史料驳杂还是人为掩盖也只有当事人清楚了,这些都是如今的他们难以涉足的。
【up停一下视频,关于承明与元贞两朝交接的疑云现在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的,我这里采取一个较为主流的说法,戾帝很早便开始布局,与掌管要职的官员接触,并最后通过背地里的交易与他们达成一致,也就出现了百官相迎的局面,up倾向于太子是恰好死于此时,并不是害死的,因为当时的权力阶级支持太子登基】
【为什么这么说呢?太子早年间还算得上是决策果断的优质继承人,后来逐渐平庸和思维固化,似乎顾及到什么而不敢采取行动。一个资质平庸的王朝继位者,野心家会拥护他登基方便控制,而真心为大梁的那群大臣只能选择太子。在当时看来,其他的皇子顽劣且不堪托付,只有太子似乎能撑起整个皇朝】
【当时几个皇子都游手好闲,唯独太子一人保持着参政活跃度,小明又早早便立了太子,法统和理智都告诉他们,除了太子这个看上去比较正常的选项,他们无路可走】
【但小明没下遗诏就很奇怪了,up是怎么想怎么不对,总不是有人昧下小明的遗旨了吧】
[有可能啊!不是有个不入流的杂书说小明的遗旨被戾帝篡改了吗?]
[是谢崇写的《梁史杂记》,一本不知真假的杂书]
[要真这样,遗旨还是遗旨,只是上面的传位人大约不是戾帝]
[up不是说了吗大概是仁帝,《光启大帝》里就采取的这种说法,已知太子已死,小明的几个儿子里也就仁帝当时看着靠谱些,其他的估摸小明嫌弃得很]
[......]
野心家和忠臣都选择太子,那么又是谁打破了他们的安排呢?承明帝根本没法说服自己相信太子就恰恰在他死前一年因心疾死去,他甚至敢想自己的死也在执棋者布下的杀局内,这是场针对大梁的阴谋。
打断承明帝思绪的是江勇那令人瞬间醒神的粗糙噪音。
“嘿,这神迹一口一个小明,陛下这什么意思呢?”忠义侯江勇像是突然反应过来慢半拍看向承明帝,礼部尚书邹顺无语,“江勇啊江勇,你的脑子真是被你当摆设了,后世人没我们那么重的尊卑思想,说不准......”他瞥了眼皇帝。
“后世估计是没有皇朝了,世上果然没有永久的皇朝,乾朝不也亡了吗?”承明帝接受良好,至少梁朝没有二世而亡,在如此内忧外患下坚强地存活了下来。乾朝的乱象还在眼前,是岁饥,人相食......
他真的不愿再次见到那幅疯狂的景象,就像他们都躺在碗中成为别人口中咀嚼的肉。
殿内渐渐静了下来。
【好了,我们接着看电视剧】
【天行宫内,承明帝的气息渐渐微弱,他最后吩咐了侍人去取遗旨。太医探其鼻息,扑通一声跪下,悲鸣道,“陛下薨了!”殿内乌拉拉跪了一堆人,敲钟人敲了十八声,昭示帝崩。近侍轻车熟路找到暗格八号拿到遗诏,将其交给吏部尚书仲永之,他将告知天下即位者】
【一个金甲卫慌慌张张闯进殿内,“不好了大人,丞相已经返乡了,礼部尚书告病,太傅闹死闹活要离开,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陛下和太子都走了,他们还留在这儿干嘛”】
【仲永之在殿内反复踱步,不时发出叹息声,“他们真是一群脑子不正常的家伙,算了,”他甩甩袖子,“请兵部尚书他们进来。”】
【翌日,吏部尚书携其余三部剩余尚书侍郎宣读诏书,“四皇子萧弘,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朝野哗然,“怎不见丞相和礼部尚书?这不对吧,”骁勇将军齐济明扫了扫他们,忽然一笑,用着开玩笑的语气问了句,没得到答案也不生气】
【吏部尚书朝着齐济明笑了笑,“将军何必如此说话,丞相他们只是有自己的主意罢了,作为同僚,应当给予理解才是,新君已定各位要同心协力,共建大梁,”说着朝四皇子跪下,“恭迎殿下,”百官随之而跪】
【四皇子一步一步靠近吏部尚书,“先生何必,”将其拉起,“各位大人都起来吧,”他的视线看似不经意地掠过齐济明,脸上擒起一抹灿烂的笑,“愿各位大人与我同心协力,”百官皆应】
【承明三十六年六月初旬,承明帝突感大限将至,遂写下遗诏藏于暗匣内,大皇子知其习惯,并以此作为筹码使唤四皇子,“老四是个傻的,这种没用的信息也只有他会想要了,感恩吧,至少本殿下没骗他。”】
【京城内有个奇人擅模仿字迹,且会做旧痕迹。四皇子知道父皇这些天愈发精神不济,便以过来陪父皇的名义来偏殿,他带上了安神香称其为孝敬,果然父皇没闻一会儿便陷入了沉睡,他又等了很久确认父皇睡熟后拿走了遗诏,将作伪的诏书塞进匣内,这么多年的相处足以让他知道父皇不会再打开暗匣】
【up必须得说,小明你怎么这么自信呢,遗诏这种东西还大心脏地直接丢那然后就不管了,太潦草了,不自觉就把电视剧代入历史了,抱歉抱歉。《光启大帝》拍得真好,连百官共迎都能圆过来,还结合了遗诏公布时丞相、太傅和礼部尚书不在的史实,还解释了一波戾帝会迫害奇迹的原因】
【小小解释一波,小明作为一个帝王怎么都不会直接将遗诏这么大剌剌丢在那儿,梁朝有严密的针对遗诏措施,一天会检查并移放遗诏三次以上,up偏向戾帝钻了空子才得以将遗诏偷出。大皇子为什么知道遗诏位置?采取一个乾顺德年间记载,“父子常戏匣盒,子多胜。”】
【匣盒游戏——一个乾朝时的小游戏,将物品放到匣盒内让别人找寻】
[本次登基中最受迫害的竟然是奇迹,可怜的小将军啊!]
[古代版物品捉迷藏,如此说来,大皇子岂不是匣盒游戏常胜冠军,好有意思的萌萌父子吃一口]
[猜这次登基没有邀请谁?当当当,李晔丞相又要变回李野了,太傅要变身成天下之师版本了,礼部尚书变身算命大师,他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戾帝朝堂大逃离开启]
[......]
萧暄呆滞,他不理解,明明戾帝是行六啊,而且叫萧暄,跟他一个名,不然他也不会记住这个封建皇帝了,怎么照光幕说的戾帝其实是四哥了,难道这就是不同时空的不同走向,那他是谁啊,总不可能是太宗吧!与其想太宗还不如思考当仁帝的可能性。
若问他,为什么如此自信自认为皇帝?萧暄只能说,六个兄弟三个称帝,已淘汰两个,他怎么着也能凭借两世记忆赢下一局吧,不然他真的是丢脸啊!
正当萧暄在思考自己是仁帝的可能性时,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看着四皇子,现在大家都不用思考了,戾帝已经出来了。四皇子简直无法相信,他在为未来布局时,那个该死的神迹直接就抹杀了他的可能性,它为什么要出现,为什么在还有十年他的谋算就要成功之时出现,上天果真不眷顾我!
从小到大,母妃乃至所有人都让他让着大皇子,让着两个小的,还有虚情假意的太子,装模做样的三皇子,凭什么,大皇子欺辱他时父皇只会不咸不淡地批评一句,在他眼里老大永远都是最独特的,即使他又蠢又毒,就因为他儿时差点被偷走就得到所有人的关注,他若是真被偷走就好了。
承明帝长叹一声,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他的去处,“看完所有的神迹,你去就藩吧,这里留不得你了,”他刚刚看得清晰,老四脸上的阴狠不似作伪,养孩子养着养着还养出来了心狠的,若只是单纯的心狠也罢,最关键的是他看到的东西太表面,且心中已生出恨意。仁明孝友、天下归心,还真是荒唐。
四哥身上的怨气都快化为实体了,他爹还搁那儿刺激人,知不知道刺激狠了会发疯的,虽然他已经不具有发疯的权力了。他将会被放逐出去,以他的愚蠢和裸露的感情,也许没多久他就会反噬己身。还是忍劲儿不够,我若是他,会跪在地上痛陈己过,自觉离开就藩,说不准还能博得几分同情。
萧暄思索了一会儿,至于那些年积累下来的恨意与不忿,来日方长,总有一日一切都会倒置回来,到时还不是他想怎么支配就支配。不对,干嘛要代入四哥视角怪怪的。
五哥怎么今天还这么安静,往常不该开始碎嘴子狂念了吗?萧暄低下头发现他的周围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完了,父皇肯定又在盯他,他像没事人一样攥着衣服上的流坠慢慢抬头,对上父皇的视线也仿若什么都没发生,“我亲爱的父皇,怎么了吗?”
父皇不语,只一味甩头,丢下一句“神经”,飘然而去。再次成功躲过一劫的萧暄表示,拿捏父皇就是这般的轻松。
萧暄发呆时正好错过了众人对大皇子的讨伐活动,所有人都去围大皇子了就显得一人在那边的萧暄很突兀,大皇子喜提禁闭一个月,且由齐济明管教,可以想到他的一个月会多么难忘。
“小六啊,可恨之人就应该交给齐济明整治,”五皇子凑到萧暄身边,“齐济明特别会整人,关键他整人不会承认,他说别人太矫情,跟嘴上上了毒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