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曾经写成长的风格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把初中,高中,大学以及进入社会的一些好玩的事情,记录下来,同时也跟自己的成长有点关系,让自己的经历能够值得一份回忆,因为有时候我不想记住一些事情的事情反倒很容易能够记住,比如一些印象深刻,还有因出丑而闹出来的笑话。然而,现在写的稍微有点随心所欲了,因为之前一些让我内耗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便无心情去写一些什么所谓的成长的经历,以及成长的风格了,让我越写越觉得没什么意思。而且我还没那么多的耐心,没办法做到持之以恒,其实真的是这样,我的人生的失败,基本上是因为我不够坚持,现在依然碌碌无为,愧对家里人对我的期待。但是你要说我笨吗,其实也不尽然,有一些时刻我还是比较机灵一些,但就是因为足够的懒,导致了我足够的笨。
我从小就很讨厌无逻辑的鸡汤,比如你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但怎么还算是坚持呢,我做一道题一直做不会,我怎么坚持也坚持不下去,挫败感越来越强烈,那个时候我还需要坚持吗?比如我创业,明明知道前方没有任何的方向指引,明明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没有前途,那么我偏偏就要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坚持吗?这些都是毫无逻辑的坚持,我甚至可以俗气的说,这些都是笨鸟。那么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其实也非常的合情合理,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坚持,我哪怕坚持一点点,都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内耗的原因我貌似有点想不得不承认了,我真正的内耗的原因是我真的需要受人关注,但是我又有点抗拒这份关注,我希望我的人缘足够好,在这堆人缘里能够做到一个中心式的人物。可是,我却极力的在外表控制自己,不希望当这种出头鸟。这种拧巴的性格,让我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拧巴的人,所以我不够豁达,同时总是觉得心里藏着事,情感表达也不会外放出去,既可以内向又可以外向,心里希望高调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外表却极力克制让自己很老实,内心活动又变成了切,我在我心里就是最受欢迎的,很多很多人喜欢我,我就是中心人物。
究其原因,我觉得这和我成长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发现,我小的时候真的是就是比较的中心,院里很多的孩子都愿意来找我玩,小学时候我刻意疏远女生,觉得我是男生就应该跟男生玩,即使这样,还有好多女生愿意跟我一起玩,后来听力障碍的问题逐渐让我迷失了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一直在封闭着,这个方式直到我上了大学才慢慢的有所打开,应该说高中是苗头,大学慢慢学会打开,到了社会才学会了真正的所谓的生存的方式。以前我一直封闭着自己,哪怕处对象我都觉得这不可能长久,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我一直在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想把内心最深处的最真实的自己外放出去,所以慢慢的我的人缘越来越差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回忆我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可以说比较的精彩,而且还有很多很多要好的朋友,如果好好发展都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同时也会一直保持联系,因为内心深处的我,希望得到的关注。
拧巴的我,真的需要一个发泄口,这个发泄口需要我继续慢慢的挖掘,需要我真正的找寻自己,而我会通过成长的风格,来记录一下我找到发泄口的方式,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振聋发聩,同时也希望我的性格能够逐渐的打开,慢慢的找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