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宠爱

繁体版 简体版
偏偏宠爱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第60章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六十章归期

第60章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六十章归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多年后的冬天,在米兰围场,乾隆帝在御帐内独自观画。帐外的寒风在草野上呼嘯而过,吟唱着秋日里记忆的笙歌。帐内的空气中有微凉的寒意,香炉内沉香在袅袅的缭绕。

已经登基十四年的乾隆帝,观看着手中的画卷,他梦中的记忆。他穿着汉服坐在一张案几后面,身后站着一对穿着霓裳的美眷,她们两个各自打着一把羽毛仪仗,羽毛仪是孔雀的蓝。在乾隆帝案几前面,有几个七八岁的儿童,他们穿着汉服短衫的在嬉戏。

梦中画面如此逼真,乾隆站起身,来到帐外。木兰围场的大地被秋意,染做了一片彩绘,落日融金般的映照下,远处的雾意茫茫。秋雁排成人字形在天空飞过,经过大帐的上空,嘶哑的嗓音鸣叫,仿佛说着久远未知的思念。

看着深秋的围场,乾隆帝想到画中都已经故去的人,心中说不出的悲凉絮语。皇后醇音和镝子永琏都已经去世,而且义萱遥遥不知踪迹。乾隆内心不由的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想起十几年前,义萱跟着自己,忽然在木兰围场昏死过去,身体变成一个阴阳人。他一路在马车上抱着义萱的头返回京师,无论多么不舍,碍于身份的屏障,他也不得不放手。看着冲晫抱着义萱走进了妙缘观,只有自己的马用鼻子蹭着自己的身体,给他安慰。

义萱回到京师后,雍正帝下旨,让娄近垣带着义萱返回龙虎山修养。当时的弘历不明白父皇的用意,也不敢深究,只有眼睁睁的站在城门上,看着娄近垣一行人朝着通州而去,从此他再也没有义萱的消息。

雍正帝在位的第十三年,一天他正和大学士张廷玉在一起讨论国事,忽然雍正帝七窍流血而亡。那个时候法师娄近垣正好不在京师,他第二次返回龙虎山,参加新建好的龙虎山正大光明殿落成仪式。

等娄近垣听到雍正帝的去世的消息,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只参加到在雍和宫举办的雍正帝祭奠仪式。雍正帝已经安葬在帝陵,和他去世的妃嫔们团聚。那个时候乾隆帝非常的伤心,故不上与娄近垣谈话。

雍正帝去世后,有儿子撑腰的皇太后的熹贵妃,统管后宫后,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宫中的炼丹炉。当时的弘昼亲王,想到义萱的说的炼丹炉是保护雍正帝三代人命数的作用,还专门跑到弘历那里,让他阻止拆丹炉。

“皇上,炼丹炉不能拆,请皇兄保留炼丹炉。”

“为什么不能拆,这个炉子你我都亲眼看到,每日吃掉的只有几百车的煤炭,根本没有加过任何炼丹的材料,父皇就是被丹炉害死的。”

“既然丹炉没有炼丹的材料,怎么说是父皇被丹药害死的?”

“这是张廷玉大人,写下的父皇临终时的描述。父皇去世时候的症状,就和古籍中描写的,丹药中毒一模一样,是七窍流血而亡。”

“皇兄,这里面有猫腻,你要好好查查。”

“我现在要稳定朝局,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父皇炼丹和吃丹药,我怎么能够推翻?”

“皇兄,我帮你查,但是能不能等我查完后,您再决定是否拆炼丹炉。”

还没有等弘昼将炼丹与雍正帝丹药中毒的事查清楚,熹贵妃已经用乾隆帝的名义,将宫中的所有道士全部遣散赶走。炼丹炉也都被拆送到铸钟厂融化,浇筑成寺院类型的大钟,替换京城钟楼上明代的大钟。

熹贵妃说,“新朝要有新气象,新钟声,钟声散五黄和一切的鬼魅。”

雍正帝去世后三天,在宫中替娄近垣值守的潘元珪法师,被皇太后问罪。她询问义萱的下落得不到满意答案。于是她让潘元珪将毒酒送回龙虎山,让义萱喝下。为了保住龙虎山的尊严和体面,潘元珪以身试法,饮下了熹贵妃本来给义萱准备的鹤顶红。

等弘昼拿到炼丹的账本数据,想和乾隆帝好好的谈谈。但是那个时候,悲伤的乾隆,一心都在雍和宫祭奠雍正的仪式上,同时还要准备登基大典,和分封各个后宫和朝臣的名号,每天心力憔悴的根本没有空听弘昼说话。

等乾隆登基半年后 ,有时间与弘昼谈心,但是弘昼看着炼丹炉都成了钟楼的大钟,心中的戾气一下子散尽,更根本不想旧话重提。看到熹贵妃不喜自己的眼神,想到母妃的安危,弘昼就把义萱说的炼丹炉的秘密埋在心里。

本来他想用,“你会后悔的,你拆了炼丹炉,你的儿子永琏会受影响。”来威胁乾隆。但是看到熹贵妃的手段,雍正去世后三天,潘元珪饮就被赐鹤顶红去世。而乾隆帝对潘元珪的死,根本没有深究。弘昼感到了杀机的寒气,开始谋划自己保命的策略,不再和乾隆帝交心,而是要把他当作一个九五至尊的帝王。

因为弘昼拿到的内务府,炼丹炉材料的数据账本,发觉非常的诡异。他仔细分析后,感觉到纳闷,在雍正的去世前的十四天前,内务府忽然采买了二百斤的牛舌头黑铅。以前炼丹材料从没有这个,哪怕普通人都知道人吃了一点黑铅,人就会马上登天。弘昼难以置信,一下子二百斤,是谁的手笔?

宫中的炼丹道士在雍正的去世后,当天就被遣散。这个无头的悬案,弘昼悄悄的压下。看着熹贵妃去父留子,儿子登基上位后,颐指气使的风光无限,弘昼觉得自己再深究,就是找死的节奏。

雍正帝丧事办完,乾隆惦记着义萱,召见了从龙虎山归来的娄近垣。看着一路奔波归来的娄近垣,有气无力地撑着精神,跪拜在自己脚下。乾隆帝动了恻隐之心,让人扶起他,还给了一张座椅。

“说说吧,你在我父皇殡天的时候回龙虎山,是不是暗藏什么天机?”现在的乾隆君临天下,用帝王的口气直白的询问。

“陛下,确实是有天机。”娄近垣惶恐的坦诚。

“这么说,果然是有人举报,你是算好天机,专门挑离开,为了保住你们龙虎山的颜面和位置?”

“是,也不是。”

“此话怎么讲?”

“陛下记得先皇曾经病重,请过法师贾似芳,后来又把贾似芳正法。”

“确有此事,你和朕都是亲历者。”

“其实在你十三爷允祥王爷去世时候,也是先皇的岁运并临命劫的日子。你父皇精通国学和八字,他知道他的劫数将至,那个时候召唤张廷玉等要立遗嘱。”

“是这么回事,那么后来呢?”

“是龙虎山的法师,我师父用命炼法术,改些陛下寿运劫数,帮助了先皇延寿。但是这个帮助也只能最多是一运,也就是十二年。”

“怪不得父皇对你如此厚待,你也可以改寿运?”

“这个改运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秘法随我师羽化而失传。”

“原来是这样啊,秦始皇想求长生,也是不得,那你们是如何办到的?”

“就是我师父,采集在龙虎山聚集了天地气运,将义萱作为通天教主,灵宝天尊的乩童,献给了先帝,义萱帮助先帝挡住了多次的龙劫杀。”

“义萱是乩童?”

“对,她是通天教主在人间的一个化身。”

“那么她人呢?”

“十多年前,她随你去木兰围场,在那里化解了最后一次龙劫杀后,人就陷入昏迷。如果当时她去世,先帝的命数也就到了。于是先帝命我紧急带义萱回龙虎山,用龙虎山的道法,北斗七星阵,护住义萱的生命气息。”

“原来你第一次回龙虎山是这个意思?”

“是的,有千年传承的龙虎山道法阵能量很强,鬼魅都退避三舍。”

“那么第二次你回龙虎山是什么原因?”

“是义萱不见了,陛下派我回去探寻。”

“怎么不见了?”

“本来她一直处于昏睡状态,龙虎山将她的肉身安置在一个七星阵中,有道士每日维护灯烛,但是有一天忽然一阵雷雨霹雳洗地,灯烛熄灭后,义萱整个人都不见了。”

“啊,她就凭空消失了?朕见过她的功夫,是不是她忽然醒来,自己走出去,你们没有看住?”

“不会,她居住的是在一个只有一个出口的水晶溶洞内,每日有几十个法师在护法。”

“没有留下一字一句?”

“没有。”

乾隆帝终于明白了,为啥父皇在娄近垣第二次返回龙虎山的时候,专门派人去娄近垣的家乡,给他的父母封诰命。当时他就不理解,一个道士的父母分封诰命,简直是天下奇闻。现在才知道,父皇原来是加持娄近垣的门庭贵气,也许是想让义萱辐射到家族的荣耀。

想想乩童的她整个人已经是睡死的状态,忽然消失不见了,担心她心中会有些怨怼。雍正帝大肆的宣发皇恩浩荡,虽然不会把她吸引回家,但是如果义萱真的是通天教主的乩童,他回归三界天,感知雍正帝谢意,也会保佑雍正帝的吧。

与娄近垣谈完话,乾隆帝赶忙回到皇后处,找来永琏,打开他的衣领,一下子倒吸一口凉气。

“永琏的项坠呢?”

“皇上问的是哪个项坠?”

“就是义萱给的雷击木。”

“那个让母后给扔到炉子里烧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父皇去世的时候,我们都跪在灵柩前,母后看到永琏的脖子上的木坠子,一把扯掉说,不吉利,放到烧纸盆里烧掉了。”

“啊,完了。”

“什么完了?”

“没事,此事以后不要提了。”

乾隆登基后,越发思念义萱,既然义萱不告而别,没有了踪迹。那么自己就学习父皇的方式,给娄近垣家族封诰命。上次雍正的封了娄近垣的父母诰命,现在乾隆就封娄近垣祖辈的诰命。

娄近垣从龙虎山归来后,皇太后不喜欢道士住在宫里,娄近垣就搬到妙缘观。在那里他又收了许多正乙道的徒弟。雍正的预见的眼光是不错的,娄近垣在京中总要有个落脚养老地方。因为真人府他让出来,给龙虎山新上任的张遇隆天师。

凡是义萱喜欢的人和事,乾隆帝都给予照弗。与义萱从小交好的曹霑,家族的欠款他一笔勾销。对义萱好的十二是允绹,由于雍正帝吃他独占父爱的醋。康熙帝在去世前留言让雍正帝封允绹为亲王,但是雍正帝只封他郡王,还在封王的第二年贬官。乾隆帝亲眼看到他对义萱有护有爱,给他升为了亲王。

对义萱非常好的十六叔允礼,更是受到乾隆帝的厚爱,让他觐见的时候不用跪拜。不仅会给允礼发放双倍俸禄,还让允礼不必对自己行君臣之礼。为了照顾允礼的身体,乾隆还特地赐了一把凳子让他坐。直到允礼受弘皙案影响,才抹去了这些待遇和恩情。

没有了雍正的护城河的需要,居住在雍和宫的章嘉活佛,带着乾隆的统边任务返回西藏。他在临行前,亲自监工对雍和宫的改造,将雍和宫打造成一座佛院,见证汉藏文化交融的历史基石。

乾隆夫妇最伤心的时候,是永琏八岁的去世。弘昼在葬礼上咬紧嘴唇,一言不发,落泪补命炼丹炉的消失,对永琏的伤害,他无力回天能够阻止。

乾隆帝想起来,娄近垣和雍正谈道和佛二目之光、元神真意是气、万事万物产生的那个最底层最根本的源头。天机住眼于心神、二目之光、乃是元神真意之体、 即真性也、千佛万祖不肯说破此光真性。

乾隆让宫廷画师,给他画了很多的画像,画像中有醇音和儿子永琏,以及不知归期的义萱。人物的眼睛都描写细致,就像是真人原神复活一般。为什么让义萱拿着羽毛仪仗,就是乾隆在读周易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风山渐,女归吉,利贞。”

这一归魂卦是寻缘分的卦,是神的允许,是阳大阴小,长幼有节,倡随之礼,夫妇之道。风山渐卦的最后一爻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吉。”

前几天梦到义萱后,乾隆帝就让画师把画面画出来,他感觉到神被自己的真情催动,岁月里虽然她们都不在一个世界里,但是一幅画,就是一个永恒的岁月,里面有他的挚爱和光芒。

画中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家人温暖和美,融化的爱意顺着画中乾隆和身后佳丽的目光,透穿层层叠叠的灰瓦屋檐,结出人间的美梦,令人叹为观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