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听完两场戏,天色已接近傍晚,白日的温暖渐渐被寒冷取代,宋瑶与陆润之一同回去。
本打算在外面吃了晚饭再回,但瞧着陆润之有些疲惫的模样,还是作罢。
黄昏正好,宋瑶牵着陆润之一起慢慢往回走,街道上的摊贩们也都陆陆续续收摊,结束一天的劳作,准备回家。
自打来了这个世界,宋瑶也是头一次感受这宁静的傍晚,人们说话的声音并不吵闹,偶有马车轧在路面上疾驰而过,却不像现代走在街上,耳边被各种杂乱的声音充斥,只觉得吵闹,如今只觉得平和,她忽然想起一句诗。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她向来不是什么附庸风雅之人,此时此刻却觉得这句诗很贴合场景。
宋瑶忽然松开了陆润之的手。
陆润之偏头看她。
宋瑶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舒服地眯起眼睛,双手叠在一起,托在后脑勺,步伐慵懒。
陆润之看了她半响,见她不说话,也收回了视线。
两个人并排走着,不说话,也没有尴尬,反而觉得惬意。
快到家门口时,暮色已暗,陆润之停下了脚步。
宋瑶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怎么了?”
陆润之看着她的脸庞,非常平静地问出了一个问题,但是熟悉他的人可以察觉出他微微紧张,“我那天说我可以养你,如果未来真的有这么一天,你会怎么想?”
宋瑶顿了一下,随即笑开,“求之不得。”
陆润之也笑了,发自内心的,但是后来真的到了这么一天,他才发现,宋瑶这么说只是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她向来不是那种令人难堪的性子。
那时,求之不得的人,变成了他。
晚饭,两人在家吃的,青连明显感觉到,出去了一趟,公子和宋瑶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氛围都变了,具体他形容不出来,就好像他们两人之间有了小秘密,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在想什么。
今日逛了一天,陆润之早早地就睡下了。
宋瑶躺在床上,侧枕着胳膊,看着身边的人,嘴角不自觉弯起,忽地,脑袋灵光一闪,她想起今日在馄饨铺,他莫名说的一句话。
“空气有点酸。”
这是吃醋了吧。
宋瑶当然知道杨怀书对她有意思,她给不了任何回应,只能装傻充愣,想来刚进入馄饨铺时,他就已经发现了怀书的存在,后面那句话也是对她说的,她当时怎么说的,有人吃饺子蘸醋。
就显得她很呆。
宋瑶勾起嘴角,伸手推了推身边的人,就像是把熟睡的小猫摇醒。
陆润之皱起眉头,没有睁开眼睛。
宋瑶贱兮兮地又推了他一下。
陆润之睁开眼睛,秀眉蹙起,不满地看向宋瑶,满眼写着:你最好有事。
宋瑶嘴角的笑意扩大,凑近,抓起他散落在枕头边的头发,笑意盈盈地问:“你今天开心吗?”
“……”
宋瑶眨了眨眼睛。
陆润之缓缓吸了一口气,抬起胳膊,覆在眼睛上,“你叫醒我,就是为了问我这个?”
他的语气非常平静。
宋瑶轻轻扯了一下他的头发,“你快回答我。”
陆润之抬起胳膊,坐起来,又黑又长的头发滑落在单薄的后背,像丝滑的锦缎,他抽走被宋瑶握住的发丝,垂眸看他,乌黑的瞳仁一片漆黑,他垂眸看着宋瑶,“如果我不回答你,会怎么样?”
宋瑶:“我会睡不着。 ”
陆润之垂眸看了她半响,冷笑一声,“呵。”
……
最后,宋瑶被扫地出门。
宋瑶站在外面,面前房门紧闭,寒风凛冽,觉得夫郎生气的模样也很可爱。
-
度过愉快的休息日,宋瑶又化身牛马,摸黑起床,跟着宋琼一起出门赚钱,没办法,谁叫她家大业大,还有一个貌美的夫郎要养呢。
宋琼一看到这女子容光焕发的模样,与往日叫她早起时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截然不同,立刻牙酸,“嘴角压压吧,可别裂开了。”
宋瑶懒散地靠在马车上,“你管我。”
宋琼哼哼两声,“我要是管得了你,就不会叫你娶他。”
宋瑶:“所以我没听你的。”
“你这个不孝女,早晚被你气死。”宋琼作势打了她一下,随即从过来人的角度,给予她建议,“我瞧着你那夫郎是个有主意的,你若是真的喜欢他,就别给他太多自由,他与你父亲不同,总让我觉得像是一阵抓不住的风,我听说你让他随意出门,还给他打造了专门书房。”
她们老宋家的女子,有个缺点,就是长情。
宋琼能将生意做这么大,光凭直觉,就帮她度过了几次难关,是有些玄学在身上。
宋瑶摇摇头,反问:“你肯拘着父亲吗?”
宋琼沉默了,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女儿也是个倔驴,既如此,子女的命运就靠她的命了吧,再怎么着,还有家里给她兜底,于是转移了话题,“今日你去东边一家小铺子,那家铺子今年为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你去看看怎么回事,我瞧着你在生意上挺有天赋的,那家铺子就先给你练手,你有什么问题,晚上回去与我商量。”
于是,宋瑶就被自家老母亲扔到了城东一家铺子门口,而她老母亲坐着马车扬长而去,也太过放心了。
老宋口中的小铺子并不小,从外面看,上下两层,装潢华丽,匾额上刻着“宋氏布庄”。
宋瑶到达布庄的时,店铺刚开门,一大早还没什么顾客,柜前的女子懒散地打着哈欠,看到宋瑶走进去,抬头看了一眼,也没招呼,低头自顾自的,不知道在做什么。
宋瑶过去,屈指扣了扣柜台,问道:“你们掌柜的呢?”
那女子这才看她,“掌柜的还没来。”这女子新来没多久,并不认识宋瑶这个少东家。
宋瑶上下打量了她,“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瞧宋瑶这一副主人翁的架势,问道:“请问您是?”
宋瑶从腰间取下证明身份的令牌,那女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赔笑道:“原来是少东家,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没能认出你来,小人名叫马萍,您唤我马娘就行。”她从柜台里走出来,“您先做,我给您倒杯茶,掌柜的马上就来。”
宋瑶顺势坐下。
马娘沏了茶过来,暗暗打量宋瑶,她曾听掌柜的说过,老东家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宋瑶,可惜是个不学无术的,只会享福作乐,读书做生意样样不行,是个流氓地痞,走了狗屎运,才娶了丞相家的公子。
如今一见,马娘却觉得这女子生了一副好皮囊,气质也很出众,完全不似掌柜的形容那般,倒像是京中贵女,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派风流之气,怕是思春男儿见了会脸红的对象。
马娘:“少东家,您请。”
宋瑶笑着道了声谢,“掌柜的一般什么时候来?”
这理掌柜的来还早着呢。马娘不能实话实说,还要靠着掌柜的吃饭,而且又觉得少东家脾气太好了点,没什么威慑力,恐怕镇不住掌柜的,“很快就到,不如您先在这儿等着,我去叫掌柜的,这会没什么客人,我去去就回。”
宋瑶:“不用了,你忙你的,我等着。”
马娘应了一声,觉得这少东家虽然在笑,可笑意不达眼底。
接下来,马娘打起十分的精神工作,她入职以来,从未如此精神工作过,只不过从她过来的时候起,这家铺子的生意都不怎么好,虽然有着宋氏布庄的名号,地段也还行,客人就是不多,她初来乍到,也曾在门前揽过客人,可人家都跟见了瘟神一样,久而久之,她也没动力干了,掌柜的更是见不到面。
马娘并不认为宋瑶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能解决这间铺子的问题,多半也是来做个样子,给老东家看的。
一个时辰后,陆陆续续有几名顾客来到铺子中,多半是妻主陪同的男子,或者是带着小侍的男子。
马娘热情地上前招呼,慢慢地,人竟然多了起来,她心道:这少东家是有点财运在身上的,往日可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客人。
顿时,马娘有些忙不过来。
有胆大的男子,差小侍前去询问宋瑶,“我们公子想挑些好的布料,你能给看看吗?”
宋瑶笑着放下茶杯,走过去,“自然可以,这位公子喜欢什么样式的?”
马娘顿时明了,合着是少东家的脸起了作用。
早在第一天,宋瑶跟着母亲一起,她就已经摸清楚了自家经营的各式各样的布匹,此时娓娓道来,语调舒缓,眉眼含笑,一些小公子在她的目光下,脸色羞红,只庆幸戴了帷帽,未叫人看去。
大抵是这条街道上的宋氏布庄招了个好看的伙计传开了,店里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一直到中午,宋瑶都没停下来过,经她介绍的客人,都买了布匹回去。
马娘对宋瑶倒是刮目相看,觉得她并不是传闻中的不学无术,至少忽悠小公子挺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