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珀玉也没逼迫他,两人席地而坐,边喝边畅谈起了未来,等酒坛见底,贾珀玉已经迷迷瞪瞪,思绪迟缓。
但只喝了两杯的陈流安却不知为何开始脸颊发热,双腿逐渐变软使不上力,大脑天旋地转晕乎的就往后倒在了地上,等稍微醒神了,他艰难的撑起身体,就看到一条银光灿灿的蛇尾在地上晃动。
恍惚间,陈流安完全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蛇大仙回来了?
随即,他抬眼就和贾珀玉对上了视线。
贾珀玉也完全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醉迷糊了,眼睛一闭一睁,就看到眼前样貌秀气的人突然好似变得格外俊丽,眉眼中带着迷蒙的神色和自己对视,仿若勾.引。
再加上那一条波光粼粼,宛若泛着柔柔水光的蛇尾,这一幕,与话本中精怪书生的香.艳故事何其相似!
贾珀玉不由自主的就痴了,大脑还没有开始思考,身体就已经靠了过去,而此时的陈流安已经意识混沌,自身行动全凭本能。
半夜里,陈流安徒然恢复清醒,他看着贾珀玉的脸整个人都是懵的,再看看自己的蛇尾和两人赤条条的身体,陈流安吓的瞬间窜出了村子,直到荒野山林中,他才喘着粗气哆哆嗦嗦的回忆起了全过程。
在这山野中自闭了好一阵,陈流安心知不能就这样回去,可是自己莫名长出了一条蛇尾巴,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办,难道自己往后就只能露宿山林,当一个无家可归的妖物?
时隔五年,陈流安出了这样的事,只能选择求助蛇大仙,他趁着天还未亮小心翼翼的回到柴房从自己的外衫里翻到一直以来都随身携带的信笺,又来到无人的隐蔽处用火石将信笺点燃。
他忐忑不安的望着信笺一点点的燃尽,祈求蛇大仙赶紧出现。
而此时的霍雨集正在山游娘娘的洞府津津有味的蹭吃蹭喝。
山游娘娘,原是七百年前一座被命名为”游“的大山自然孕育出的山灵。
因是山灵,所以出不了山,去不了别处,平日里只困守在游山里,也看不见山外的风景。
后来不知为何竟然发下宏愿:愿为天下信使,传达天下新闻。无论人、妖、精、怪、神、仙、鬼、灵,凡开智者,皆供差遣。
此宏愿一出,天地响应,山灵”游“立地成神,分出无数灵识散落世间,化为林中山雀,为世间生灵充当信使,传播新闻。
众生有感,于是皆尊称其为山游娘娘。
又因着山游娘娘灵识虽然化为山雀,眼睛遍布四海山川,但山游娘娘毕竟不是什么偷窥狂,一些当事人的秘事还是识趣的不会特意探听,这便就有一些人乐意在经过游山时拜访一二,充当一回说书人,说一说那些山游娘娘可能知晓,也可能不知晓的离奇故事。
而无论这些故事是否有趣,山游娘娘都不会怠慢驱赶,瓜果酒菜总是应有尽有。
这样一来,类似霍雨集这般过来主要为了蹭吃蹭喝的,也不在少数。
今日这山游娘娘洞中就聚集了不少人。
霍雨集正摇着扇子听一个修道的说一个愚昧村民将得病的孩子当成妖怪驱赶的无聊故事,正打着哈欠呢,突闻一道焦糊味道传入鼻尖。
霍雨集定睛一看,一张正在燃烧的信笺正从空中迅速显化,他伸手捏住,将火吹灭,信笺上的字是当初他写给陈流安的。
游山距离中楼镇很远,霍雨集做不到缩地成寸,只得赶紧出府求助山中的雀鸟:“雀儿,帮忙传个信,瑜国中楼镇附近有个羽衣人,是我的血亲,应是遇到什么事了,你瞧瞧他的情况。”
小巧可爱的山雀咕咕咕的从树丫上落到他的手里,闻言啄了一下他的手指头,一滴血从伤口处流了出来,山雀抬头咕咕咕了几声,下一秒闭上眼睛窝在他手心里就没动静了。
此时,中楼镇附近距离陈流安最近的一只雀鸟展翅飞出,循着那一丝微弱的血脉气息落在了陈流安面前的一颗大石头上。
“你可是陈流安?”
突然有人开口说话,吓的陈流安一哆嗦,好在山雀及时表明了身份。
霍雨集通过山雀当传话筒知晓了前因后果,并指挥陈流安赶紧趁夜回家。
陈流安鬼鬼祟祟进镇的时候还被土地座下的槐树丫头发现了,一番询问了解了前因后果,也并未多加阻拦。
随后陈流安回到家中,霍雨集拜托山雀、土地婆还有槐树丫头帮忙以逐魂香为主料,紧急搓出来一颗拳头大的药丸子和一袋用药丸子粉末做成的香囊。
这药丸子采用的是羽衣人代代相传的绝密配方,能够帮助类似陈流安这种混血控制自己意外觉醒的力量,磨成粉状做成香囊佩戴还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陈流安冒着可能会噎死的风险尝试吞下这颗大药丸,结果惊恐的发现自己的骨头变的柔软无比,一口下去感觉像是吃了个米粒。
绝密配方大药丸的功效好的出奇,陈流安在土地婆婆的安抚下控制住力量,为自己终于恢复人身喜极而泣。
陈流安真心觉得,相比较长出蛇尾,半夜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和同窗纠缠在一起这件事根本不值一提。
但后续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贾珀玉怀孕了!
陈流安感到惊恐,霍雨集感到惊讶,土地婆看着又开始报错的小本本感到心累。
但事情已经发生,他们也别无他法,索性陈流安作为贾珀玉的同窗,又跟贾珀玉住的最近,便以此作借口日日夜夜的去探望。
为了进出方便,还向贾老爷讨要了一套他们侍从的衣服穿了。
照霍雨集看来,自家儿子的所作所为着实不是很清白,但不知是贾老爷太焦躁,还是贾珀玉太绝望他们对陈流安竟然都没有起过太大的疑心。
又或者是贾珀玉自欺欺人,始终无法接受事实的真相?
这些霍雨集和土地婆等人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