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为期8天,基于复赛的题目,主办方加入了更多的现实数据让参赛选手进行处理,总成绩由客观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
前5天选手进行现场编程推理,一天可提交五次结果,实时测评出分,第六天准备答辩PPT,专家评审,根据答辩情况进行主观评分。
时间紧迫,一到开赛时间,韩溯一行人就进入赛场投入到紧张的比赛氛围中。
各队的实时测评分不会公之于众,但也不需要保密,私下打听一下,就能清楚自己大概处于什么排名。
按照学校综合实力来说,北云大学处于晋级10个院校中的末尾,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其他院校同学的兴致,自然也就不在他们茶余饭后主动攀谈之列。
然而他们却发现,北云的成绩一直都没下过前三,像一匹无人在意的黑马,容易不经意间杀个片甲不留,逐渐引起了他们的好奇之心,韩溯也抓住这个机会,和他们探讨。
在寥寥几句中,他发现,他们对AI有着深邃的思考,无论是学术讨论还是现实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带给他全新的启发,他们从科技到哲学再到艺术,无所不知,这种思维的碰撞让韩溯受益匪浅,兴奋不已。
5天过的很快,北云大学的客观成绩测评分最终为第三,但答辩的分数也占一半,而且答辩组的专家为院士和各顶尖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看的不仅是比赛结果,还有逻辑思维和题目之外的一些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思考。
北云在这些问题上并不占优势,因为他们缺乏顶级院校的眼界,那些名校学生的老师,可能就是他看过的某本书的作者,但他也从来不妄自菲薄,在AI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见解,这些无所谓高级与否。
韩溯做完PPT,无力的靠在椅子上,有些眼花,他猛地想起梁泽要来看他答辩,这几天忙的都没和他说上超过5句话。
他拨通了梁泽的电话,那边几乎是秒接,“梁泽,你到了吗?”
“嗯嗯,就住在比赛场馆对面的酒店。”梁泽站在窗边看着对面高耸的大楼,屋内灯光把建筑物照的流光溢彩,韩溯就在里面的一间客房中。
“那你明天8点来吧,会有一个小时的人才宣贯会,几个行业大佬发言你来听听。”
“好。”沉默了几秒,梁泽又开口问:“会有压力吗?”
“说没有是假的。”韩溯笑了。
怎么会没有压力的呢,他的压力并非来源于竞争,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敬畏,与时间赛跑,探索真理,另一部分源自于对第一的渴望,他甚至有些畏惧,他呕心沥血的成果是会得到最权威人士的认可,还是最无情的批判,是光明还是深渊,明天就会揭晓,但他也知道,这是人生的转折点,只要跨过这一步,就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奖赏,人要敢赢。
“不需要有压力,毕竟你的对手不是我,没有人需要你怕。”梁泽开玩笑道。
“哈哈,我有时候还想,你逻辑性强,思想还清奇,会不会比我更适合参赛。”
啊?思想清奇?梁泽自我感觉很正常…“我就当你夸我了啊。”
跟梁泽随意扯了两句,韩溯就洗漱睡觉了,明天他要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终极答辩。
第二天,梁泽准时到了会场,扫视一圈,仅仅是场馆设计就给了他不小的震撼,交织的光影和金属质感的布景富有未来感,仿佛置身于天马行空的科技世界,行业大佬的发言更是深深吸引着他。
“AI将代替人类,做一些对人类来说乏味且危险的工作,这是社会的进步。”
“世界已经发生巨变,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与其担忧,不如担当。”
每一个慷慨激昂的发言都频频引来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凝神静听,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接下来就是答辩时间,来听的学生太多了,梁泽被挤来挤去,硬守住了自己的一小块位置,
台上人讲的入迷,梁泽也听的入迷。
梁泽一直跟着听到了晚上,韩溯他们是倒数第二组,老师做好背景意义介绍后,楚希上台做数据提取方面的讲解。
此时的楚希与平时很不同,不是他们口中的纨绔子弟,他闪闪发光,声音清晰有力,不疾不徐的讲述着。
接下来是韩溯做特征识别部分的讲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银丝镜框下的他自信且坚定,语气沉稳,逻辑严密,台下的评委时而点头赞许。
梁泽看着他们有些恍惚,他有些不认识台上的韩溯了,那些他听不懂的专业词汇从他口中侃侃而出,每一个千锤百炼的数据都彰显着他的智慧,屏幕上一行行算法折射着真理的光芒,也让梁泽深深感受到了他和韩溯之间的巨大差距。
短短半年,韩溯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变成了行业新星!
答辩环节的最后,一位评委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你对人工智能如此着迷?
这个问题每一组都会被问到,大家的回答都相差不多,不外乎为了国家大任,民族复兴,科技进步这几点,楚希的回答也差不多,可能会说的更生动。
韩溯看着角落里的梁泽,突然想到昨晚和梁泽的对话,如果是梁泽站在这个舞台上会说什么?梁泽为什么没有站在这个舞台上?
梁泽说过,这里没有他感兴趣的赛道!
“还有,还有热爱。”楚希话音刚落,韩溯拿起话筒说。
“哦?”一位院士对他的答案很感兴趣,他笑着问韩溯,“这位同学你来具体说说?”
“是我们对生活的积极和热爱。我们可能是因为好奇心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才接触人工智能,后来会加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在某一方向深耕,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造梦,可以置身于梵高的星夜中产生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给人慰藉,他不是冰冷的代码,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媒介,也唯有热爱,才能一直保持热情,诞生奇迹。”
韩溯的回答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老院士也露出了激动的眼神。
所有队伍答辩结束后,选手坐在场下等结果,评委们对每一支队伍都做了点评,一时间气氛紧张,轮到北云大学时,韩溯手心都冒汗了。
“这只队伍,很让我意外,他们没有用华丽且复杂的算法来完成题目,而是巧思的加入了简单新颖的算法就达到了非凡的效果,我们鼓励的不是天花乱坠,而是实用,而且越简单越好,他们做到了,而且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热爱也深深的打动着我,这才是我们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最终,主持人洪亮的宣布本次大赛的前三名,北云大学打败了一众名校,获得了第一名。
舞台两侧喷洒出跃动的火花,彩带从上空飘落,整个会场淹没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五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受到了所有人的瞩目与钦佩。
颁奖的是全球领先科技公司的总裁,是市值千亿公司的领军人物。
这时,有两个女生在梁泽旁边激动地大喊:“快看,北云大学那两个学生好般配啊,帅气又有才华!”
“简直是人工智能双子星。”
梁泽看向站在韩溯身边的楚希,俩人均是意气风发的站在台上接受赞赏,他想起了楚希的话,不禁怀疑自己真的配不上韩溯吗?楚希真的比自己优秀吗?
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梁泽都不会觉得自己不行,矮人一截,即使被欺负的浑身是伤爬不起来,也从不认输,他也不和别人做比较,一直都是小爷最牛的态度,可现在他怀疑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
第二天韩溯跟团队一起飞回学校,梁泽自己坐飞机回去的。
一回到学校,韩溯和楚希就受到了表彰,每人有10万块的奖金,他们的名气更是传遍整个学校,无人不知,成为时下讨论最热的话题。
韩溯倒是没有沉浸在夸赞之中,他只想彻底休息一下,好好陪陪梁泽。
第二天,韩溯一觉睡到9点,迷迷糊糊间就听楼下有人喊。
“发生什么事了?”他问已经起床的室友。
“外面下大雪了,超级大。”
韩溯在被窝里缓了一小会,起身拉开窗帘,也震惊住了。
雪花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甚至可以用狂暴来形容,挺拔的松树上裹满了厚厚的银丝,万物孤清,仿佛置身于深山中的森林,他赶紧给梁泽发消息,让他看。
手机响的时候,梁泽看是韩溯发来的,五味杂陈。
自从沪城回来,他心里一直不痛快,感觉和韩溯隔着一层难以化解的东西,他们已经不是携手并进、最懂彼此的人了,韩溯也不再完全属于他了,灵魂的距离渐行渐远。
但他还是站在阳台里往外看去,这是今年下的第一场大雪,冬天真的来了。
窗边渗进来的冷气让他不禁打了个喷嚏,他赶紧回屋给韩溯回了条消息,从衣柜里翻出黑色羊毛大衣。
韩溯回他:在宿舍等我,九点半一起走。
刚出宿舍门,寒风夹杂着大片雪花吹的他们睁不开眼,韩溯从包里拿出一条棕色格纹羊毛围巾围在梁泽脖子上,进入脖子里的寒气瞬间被遮住。
梁泽看着自己身上和韩溯一样的围巾,愣愣的看向他,韩溯伸手给他整理了下,“我在机场买了一对,你身体本来就凉,冬天穿的薄,冻坏了我可要心疼了。”
整理好后,韩溯拿起围巾一角,给他看:“这可不是普通款,这里绣了一个大爱心,谁看了都知道咱俩是一对。”韩溯笑着说。
梁泽的心还是被轻轻打动了,手被韩溯紧紧握住,掌心的温度也慢慢化解着他心里的不痛快,他们一起吃早饭,一起坐在教室里听讲,靠在一起聊天大笑,像以前一样,恋爱的感觉在慢慢的被找回。
“想不想喝柠檬茶,我看你经常喝的那家又出新品了。
梁泽点点头,“想喝凉的,图书馆太热了。”
韩溯刚要开口拒绝,梁泽撅起嘴,钩住韩溯的小拇指:“少冰可以吧,我小口喝。”
韩溯用力掐了他小拇指一下,说:“好吧,你先去图书馆找座,我买好去找你。”
“没什么人,几分钟就好,买完咱俩一起去。”
“好。”韩溯朝饮品店小跑过去。
买好后,他们牵着手朝图书馆走去。
俩人一个穿着黑色大衣,一个穿着亚麻棕色大衣,戴着同款围巾,一人手里拿着一杯饮品,款款的在雪地里走,衣摆随着步伐晃动,远远看去,好似在拍时尚大片,再美的雪景,也只能做陪衬。